外汇市场已重新转向宏观背景,再次将其方向盘指向美联储和基本面。关税或许仍会影响市场前景,但交易者对它们的解读更像是天气警报,而不是暴风雨的催化剂——除非闪电真的击中。
所有的目光现在都聚焦于今晚的6月FOMC会议纪要,其作用不再是简单的回顾,而更像是一个晴雨表:委员会究竟在表面言辞下有多鸽派?在美联储的基调持续主导市场情绪的情况下,美元一直处于漂流状态,无法找到稳定的方向,贸易推文或关税表的影响远不及美联储的声音。如果会议纪要显示出更温和的核心观点——而非仅仅是沃勒和鲍曼会议后的感想——那么夏季降息的门槛就会降低,美元可能会出现下滑。
市场广泛地将特朗普的关税口号视为更多的表演而非威胁,大多数的布局基于这些只是杠杆操作,而非持久的政策转变。外汇市场听到了小鼓的敲击声,但不会畏缩,除非即将发生的激烈碰撞。这使得美元处于一种战术上的停滞:在等待下周二的CPI数据以真正指明方向,而今晚的会议纪要如果显示出比当前市场预期更强的鸽派共识,可能会改变市场情绪。
至于关税本身,它们更多地表现为跨币种的差异化因素,而非美元的干扰。在亚洲,这种情况体现为不对称压力:日元因东京的选举前立场和特朗普的针对性言论面临重新的政治风险,而比索则悄然受益于资本从高关税邻国的轮换。铜价在昨夜的爆炸性上涨——由关税引发的上涨——可能会对与工业金属相关的外汇对产生更显著的影响,而非对宽泛的美元指数。
在欧洲,欧元/美元似乎在1.17附近“抛锚”,受制于仍因利率溢价而高悬的美元和因关税不确定性而复杂化的欧元区前景。2年期互换价差的缩窄幅度仅有轻微,若没有强劲的催化剂,这一货币对可能会继续在1.16和1.18之间徘徊不前。
特朗普表示他给欧盟的关税信“还有两天就会到”。不过,除非信中包含意外的强硬内容,否则欧元/美元可能更倾向于盘整而非暴跌。对欧盟的全面关税可能会打击欧元,但如果这导致避险需求增加或促使美联储重新评估,反而可能对美元产生反作用。就目前而言,基本情况仍然是,理智的头脑将在8月1日之前占上风。
这是一个在寻求明确性市场——不是在政策威胁方面,而是在政策落实方面。在那之前,美元的旅程更像是一种漂流,而非突破——绘制潮汐,而非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