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开局时,商品市场正被对立力量所困扰——技术形态信号显示潜在的突破条件,而宏观基本面仍在寻求清晰度。在第二季度的地缘政治变化和关税公告尘埃落定后,市场焦点转向实际需求、通胀信号和中央银行行动。
在本次展望中,我们将通过技术结构和宏观理由分析四个关键商品——黄金、白银、铜和石油。我们还会融入两个重要的商品间比率,这些比率提供了对市场心理、增长动态和通胀趋势的深刻洞察。
让我们开始吧。
黄金在日线图上形成了一个对称三角形,价格在上升支撑和下降阻力之间挤压。当前结构反映出市场基调日益中性,但这种价格压缩通常会导致强烈的方向性变动。
从基本面来看,黄金被困在两个宏观叙述之间:
支撑因素包括顽固的核心通胀、谨慎的中央银行以及美国就业增长放缓——这些都推动了避险资金的流入。 施压的因素则来自逐渐减弱的地缘政治风险和边际美元强势,这可能会消耗近期的看涨能量。
向上的干净突破将与市场对通胀惊讶、更弱的美元或鸽派中央银行政策的重新关注相吻合。向下的突破则可能反映出对增长故事的日益乐观,资本流向风险资产和工业金属。
结论:密切关注这个结构。突破确认黄金在当前上涨趋势中的下一步。下跌则表明市场更倾向于增长而非保护。
白银继续在一个长期上升通道中上行。今年早些时候,价格在下轨上获得干净反弹,目前目标是接近$42的上界。
与黄金不同,白银兼具工业和货币属性——这两个方面目前都对其形成支撑:
工业需求因太阳能、半导体和清洁科技的推动而上升。 作为通胀对冲工具的吸引力仍然存在,尤其是它的价格低于黄金。
如果白银突破$42水平,这将确认经济乐观情绪强劲和全球制造业的韧性。即使在这个水平停滞,趋势依然有效,强化更广泛的再通胀叙事。
结论:本季度白银是一个趋势故事——宏观和技术条件都一致,加大了上行的可能。
铜在第二季度引起了轰动,价格飙升至历史新高,短暂超出了其十年来的上升通道。然而,这一走势伴随着看跌的相对强弱指数(RSI)背离,令人对这轮反弹的可持续性产生怀疑。
这一价格飙升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驱动:
关税预期——美国计划对中国铜进口征收50%的关税(自8月1日起生效),导致提早采购。 供应瓶颈和低库存创造了额外的上行压力。
但这里有个担忧:这些是短期扭曲,而非持续的需求信号。如果全球制造业数据疲软或替代品进入市场,铜的价格可能会回落到其通道内。
结论:需要保持谨慎。除非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否则铜当前的价格水平可能无法维持。RSI的背离是对看涨者的警告,表明反弹可能会减弱。
WTI原油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反向头肩形态,当前右肩在从$55.23反弹后正在形成——这是其关键的无效化水平。
中东紧张局势已减弱,伊朗-以色列停火消除近期的地缘政治溢价。 现在,原油的交易基于宏观数据——美国就业、GDP、全球PMI以及中国的工业生产将是关键。
图表形态是积极的,但右肩尚未完成。要验证这一形态,我们需要:
价格保持在$55.23以上。 价格向$78–80的推动以突破颈线。
结论:只要油价保持在$55区域之上,第三季度可能会看到右肩的发展,并完成更长期的看涨反转。
黄金/白银比率在一个上升通道内稳步下降,这一重要的结构行为反映了白银的相对表现。
比率的下降表明市场正在脱离恐惧(黄金)并迎接增长乐观(白银)。 如果这一下降趋势持续,将是一个强劲的再通胀信号——往往预示着更强的制造业增长和上升的工资压力。
结论:这一比率是市场情绪在更广泛市场表面下演变的安静指标。
原油对铜的比率被困在一个下降的趋势线附近。这是基本面与价格行为碰撞的地方。
如果它突破向上
能源价格上涨快于铜价可能会发出滞涨风险的信号,或者造成企业利润空间的挤压——尤其是在能源密集的行业中。
如果它向下反转
铜的表现优于原油表明工业活动更强,并且投入成本得到控制。这是理想的再通胀情景:增长上升但没有过度通胀。
考虑到铜近期的强势和原油的犹豫,下降的比率可能意味着全球增长正在回归,但没有那种令中央银行担忧的商品主导的通胀。
结论:这一比率提供了经济在生产性扩张与通胀压力之间平衡的罕见、干净的解读。
2025年第三季度将不仅仅由价格来定义——而是如何在增长、通胀和中央银行策略的背景下解读价格。技术面提供了线索,但基本面与预期的互动将决定什么会突破,什么会保持。
通过观察各个商品及其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宏观环境的真实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