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的时钟在滴答作响,但指针的移动却带着故意的模糊性。
在8月1日,美国将对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商品征收25%的对等关税——当然,除非在此之前达成协议。对日本来说,税率稍微高于最初“解放日”公布的税率。对于韩国来说,则保持不变。但这并不是关于统一性——而是关于杠杆、节奏和信号的传递。不是平价,而是姿态。
这一轮更多像是一记警告,而不是一阵实弹飞射。按照特朗普的经济手册,开局出招声音响亮,但后续往往更具可谈判性。发给东京和首尔的关税通知信不仅仅是政策工具——它们是催化剂,旨在推动谈判摆脱政治僵局,进入实时决策阶段。
而且它们在僵局中。自六月份领导层变化以来,韩国一直处于失去方向的状态,缺乏推动谈判前进的政治机制。日本方面,则在为一次重要的参议院选举做准备。首相石破茂走在一条狭窄的独木桥上,小心翼翼地避免激怒像稻农这样强大的国内游说团体,同时还不得不应对一个让人不安的支持率。由于两国政府都在应对内部风暴,真正的进展要等到天气转好才能实现。
然而,市场并没有在等待。它们将最新的关税更新视为调整,而非升级。KOSPI上涨了1.8%,而NIKKEI小幅上涨0.3%,反映出一种观点,即8月1日的最后期限更多是一种威胁而非触发因素。韩国保持不变的关税和日本低于预期的涨幅都暗示华盛顿留出了谈判的空间。
尽管如此,这并不是和解——这是一场施压运动。最近的美越协议投下了长长的阴影。河内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几乎是东京和首尔的两倍,接受了10%-15%的混合关税以避免更糟。这为日本和韩国设定了一个心理天花板,并形成了强大的FOMO(害怕错过)和恐惧组合。在华盛顿看来,不采取行动的人可能会被落下。
现在,齿轮开始转动。东京和首尔都在制定广泛的方案——不仅仅是关税,还有非关税壁垒、外国直接投资激励和国防贡献。韩国在背后有风相助:新当选的总统、合作的国会及可支配的政治资本。它正在努力与特朗普举行峰会,旨在将一个头条新闻转变为一次握手。与此同时,日本则被迫采取小步慢行的方式——慢、稳、官僚,直到其政治局势重新洗牌。
行业划分仍然是最棘手的领域。汽车和钢铁是关键点。韩国和日本可能会在这些领域寻求豁免或配额协议,其他地方进行让步。但华盛顿不太可能让步。汽车关税在政治上是多么敏感,特朗普知道其象征性力量。日本本有机会成为“首个行动者”以达成协议,但现在却陷入了汽车摩擦之中。
尽管如此,两国都明智地部署了自己的筹码。现代和POSCO已在美国扩大生产。首尔可能还会依赖其船舶制造实力。东京则从其重磅力量中抽调——日本钢铁、软银以及其作为美国最大外国投资者的地位。这些不仅是谈判筹码——它们是对齐的证明。
核心问题在于贸易平衡。两国都在准备扩大对美国进口的范围——液化天然气、谷物、航空航天——通过购买进入关税减免并缩小顺差差距。这不仅是为了避免惩罚,而是为了优化外观——迎合华盛顿对“互惠”的渴望,同时不撼动国内基础。
但是在贸易谈判的表面之下,真正的故事是战略性的。这不仅仅是经济谈判;它们是华盛顿印太框架下一阶段角色的试镜。贸易是一条渠道,国防则是另一条。预计美国将推动两个首都增加军事开支,提高驻军部署的分摊成本,并可能在出口管制方面进行更紧密的协调,特别是在半导体和双用途技术方面。
中国的阴影依然很浓。正如越南在其转口处罚中所学到的一样,关税减免是有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抵制北京。技术出口的条件很可能在任何最终协议中嵌入。日本和韩国,作为全球科技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将被要求选择一条道路。
市场正在关注这种分歧。日本在日元国债收益率上升和财政焦虑中表现不佳,债务可持续性再次成为焦点。政治风险正在渗透到资产定价中。相比之下,韩国握有主动权——如果其策略得当,可能会率先缓解紧张局势。
底线是:在这个游戏中,关税只是初始报价。真正的要求藏于细则中——军事对齐、技术防火墙,以及一种定位盟友不仅作为合作伙伴,还是华盛顿不断演变的地缘政治对冲的共同投资者的地区战略。
这并不是为了规避贸易陷阱——而是选择在地面塌陷时落在梯子的哪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