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海马常识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汇 > 外汇分析

美国国债市场发出红色警报

时间:2025-04-28人气:

在过去几周,尽管大多数市场观察者关注的是起伏不定的股市,但国债市场却在发出警告。

本周,较高的收益率和相对疲软的国债拍卖,以及外部买家显著减少,表明对美国债务的需求正在下降。这对于一个依赖借款来弥补其巨额支出问题的国家来说,问题重大。

分析师阿尔蒂斯·谢泼德在《米塞斯电台》上写道,“这就像是红灯在闪烁。”

“债券市场在向美国政府发出信息,提示其支出失控,且其过去80年来所滥用的储备货币‘特权’正逐渐耗尽。”

《黄金通讯》的出版商布赖恩·伦丁则用了另一种说法。

“世界其他地方在抛售美国。”

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加速了这一抛售。

当“互惠关税”生效时,债券市场最初反弹,收益率下降。(债券收益率与价格呈反比关系。强劲需求会上推价格并压低收益率,反之亦然。)

在不确定时期,这正是你所期望的情况。美国国债长期以来被视为避风港资产。

然而,债券反弹并未持久。在特朗普总统宣布暂停90天关税后,国债开始抛售,伴随着股市的恢复。但随着乐观情绪破裂,股市再次暴跌,债券也未能再次反弹。

在避风港的国债与股市共同抛售是极不寻常的现象。我们还见证了美元的疲软。与此同时,尽管债券收益率上升通常对黄金构成阻力,黄金却创下新高。

美国国债市场发出红色警报_海马财经

在股市疲软和市场普遍不稳定的时期,这种情况并非正常商业行为。正如CNBC所指出的,“国债和美元通常受益于避险环境,这是美国历史金融实力的结果。”

在贸易战争早期确实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但它迅速崩溃。

在4月7日那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了整整0.5个百分点,为2001年以来的最大周涨幅。4月10日,10年期收益率突破4.5%,收于4.49%。

收益率稳定在约4.3%左右。

美国国债市场发出红色警报_海马财经

在极端不确定性和股市抛售期间,国债市场的崩溃可能表明投资者已失去了对美国国债的信心。

外国买家无视美国国债

本周的国债拍卖也发出了警告信号,显示出需求疲软和外国投资者的显著下降。

这始于周二的7年期国债拍卖。根据Longport的说法,多个指标显示“需求疲软,尤其是对海外需求的担忧再次浮现。”

中标收益率比4.121的预发行收益率高出0.2个基点,“反映出需求疲软的尾部扩散,这标志着连续第二次出现这样的尾部扩散。”

尾部扩散是指接受的最高收益率与拍卖关闭前的“发行时”收益率之间的差距。大的尾部扩散表明需求疲软,出价者需要高于预期的收益率才能购买债券。这表明市场处于谨慎或不确定状态。

反映中央银行和外国需求的“间接投标者”占比为59.3%,较3月份的61.2%有所下降。这暗示对美国债务的外国需求正在下降。

第二天的5年期票据拍卖中,间接投标者的下降甚至更加明显,降至64.04%,而6个月的平均水平为70.2%。

而在2年期票据拍卖中,外国买家的份额为56.2%,是两年来的最低水平。

彭博社对此总结道:

“由于美国自身现在已成为金融波动的主要来源,投资者已转向黄金、瑞士货币和欧洲债券等其他避风港。”

BNY市场分析师约翰·维利斯对彭博社表示,跨国实际资金投资者在美国债券市场,包括国债市场中的撤退正在进行中。

那么,这有什么影响?

外国买家明显减少和国债需求疲软到底意味着什么?

嗯,这对山姆大叔来说是个大问题。

在关税混乱之前,这个问题已经显露无遗。尽管美联储在降息,债券收益率却在去年底飙升。虽然中央银行降息了100个基点,但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超过100个基点。

当时,WolfStreet指出,“债券市场对不断膨胀的美国债务以及政府为弥补失衡的赤字而必须出售的新一波国债供应充满担忧。国债的买家和持有者遍布四面八方,但或许需要更高的收益率来吸引大量新买家的加入,即使美联储通过量化紧缩减少其国债持有。”

自从贸易战升级以来,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正如谢泼德所解释的,“近期的关税声明加剧了一段时间以来的趋势——尽管美联储持续试图通过印钞和购买国债来掩盖这一点,但人们对美国信用的怀疑正在加重,这源于其失控的支出和完全缺乏改变方向的决心。”

换句话说,在谢泼德看来,这不仅仅是关税的问题。

“造成这一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法定货币的通货膨胀特性,加上不受控的财政奢靡,结果是一个实质上破产的美国帝国。”

美联储何时会屈服并开始购买美国国债以人为地提升需求、通过量化宽松降低收益率,目前尚无定论,但谢泼德认为这可能是最终的结局。

“一个理性的回应是,美国政府应削减支出,恢复某种合理货币的状态,并且——更一般而言——开始缩减其在日常美国人生活中的干预程度。这就像狐狸看管鸡舍一样不切实际。更有可能的是——在主导且无知的凯恩斯主义模式的指导下——将出现新一轮的量化宽松,强行但暂时地将利率压低,直到通胀以更强的劲头卷土重来。如果持续走这条道路,美国将会越陷越深,最终被埋在其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