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市场看起来将以反弹开盘,借助来自华盛顿的新动力,因为特朗普对中国的贸易立场有所软化。交易员们正在解读局势——而现在,华盛顿的语气传达出“缓和”的强烈信号。财政部长贝森特几乎明确暗示,美国可能倾向于逐步撤销关税,而不是采取强硬的最后通牒。这正是风险所需的一线曙光,尤其是在市场渴望明确结局的背景下。
对于那些一直紧跟美国动向的地区市场,这种转变就像是喘了一口气。韩国和台湾——这两个以科技为主且对关税敏感的地区——可能会率先反弹,而澳大利亚和东盟与中国紧密相关的公司也会摆脱一些地缘政治的阴霾。
我们已经远离了那种解放日的感觉,当时市场还在定价美国关税的最高强度。现在,更像是我们正逐步接近白宫关税妥协日的场景。这并不是彻底的逆转,而是一种经过策划的转变,更多地关注外在表现而非意识形态。像往常一样,交易员们只好揣测其中的内幕:是真正的政策重置,还是贸易战雾霭中的又一个幻影?
显而易见的是,特朗普和贝森特刚刚给市场投下了一根救命稻草。特朗普对鲍威尔的威胁?放缓了。货币战争的鼓声?减弱了。关税立场?突然变得灵活。这种语气的转变让亚洲如鹰隼般关注——而一旦华盛顿松口,地区市场就往往会朝着这个方向调整。
至于中国,它并没有承诺任何具体的事情——但是如果他们只要稍微呼应华盛顿的新语气,减缓贸易战的态度,那么可以预见,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中国的科技股和香港股市可能会随之狂涨。日元也找到了在142以上的平衡,受到贝森特对外汇立场调整的帮助——这是对日本出口商和日本银行的一种解压阀。预计东京股市将会高兴地反弹。
外汇交易员知道,细节至关重要——这次也不例外。贝森特表示美国不会针对日本的货币政策,这是一种安静但重要的变化。对于一个对言辞极其敏感的市场来说,这就像华盛顿在说:“我们不再发言了。”这给了套利交易一些喘息空间——但对那些做空美元兑日元的人来说,下一个催化剂是东京的CPI。如果通胀上升,确认日本银行缓慢转向政策正常化,那么美国的这种软态度开始看起来更具战略性。换句话说,日元的强势不再是威胁——而只是政策在执行其应有的职能。
如果日本真的在逐步走出量化宽松的堡垒,重新加入正常化的行列,那么美元兑日元就不再表现得像一个风险代理,而是像一个成熟的宏观货币对进行交易。不会再是平静时卖出日元,而在混乱中买入。这将成为一个真正的政策交易——受数据、利差和实际前瞻指导驱动。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如果东京的CPI数据表现强劲,而日本银行仍然按兵不动呢?先别想这些。
从宏观层面来看,《褐皮书》确认了价格走势所暗示的信息:关税疲劳正在渗透到实际经济中。消费者信心脆弱,招聘放缓,企业在将成本转嫁和承受利润间徘徊。工资增长?正失去动力。
所以,是的,我们可能正在看到美国战术性退让的第一步。但是,这是否会演变成真正的撤退,仍要看未来。对此,交易员需要保持敏锐。关注贸易头条,而不是一般性新闻。留意东京的CPI。保持灵活。这并不是一个有把握的市场——而是一个双向的头条游戏。
油价刚刚录得两周以来的最大跌幅,WTI价格徘徊在62美元附近,下跌3.2%,布伦特油价则维持在66美元以上。下跌压力来自交易员开始为下个月潜在的OPEC+供应增加做准备。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几位成员国希望在6月份再次大规模提升产量,因为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内部合规分歧加大。翻译一下就是:团结的叙述正在裂!
再加上地缘政治的影响,显而易见原油价格很难找到支撑点。美中之间持续的贸易斗争依旧笼罩着需求预期。即便有一些外交信号暗示缓和,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明确表示——特朗普并不准备单方面取消关税。这让需求萎缩的叙述依然存在,影响市场情绪。
宏观逆风正在积聚。由于担心关税和来自顶级美国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会抑制全球增长,破坏能源需求,油价本月的表现将十分艰难。乐观的买卖差价正在缩小,原油与风险资产的关联性又回到了市场中。
最后,美国原油库存再次令人困惑。官方数据显示,上周库存增加了24.4万桶,扭转了早些时候行业报告指出的年度最大库存减少。这样的不匹配再添一个看空的因素,使得已经波动不定的市场进一步紧张。
关于大豆和钢铁的关税叙述?那是前戏。真正的主角来了——那是一场全面的科技战争。美中对峙不再是关于赤字的问题。现在,它关乎数字主导权。
华盛顿的伪装已经解除。对AI芯片的禁令、华为制裁、ASML的限制——这些都不是小修小补。这些是一种杀死开关,旨在阻止中国接触下一代创新。CHIPS法案?不再是工业政策,而是更多的遏制。硅谷现在是国家安全资产,毫无疑问。
北京已经了解局势。他们在科技自给自足方面正在加速推进。国家支持的资金正在涌入半导体、量子、电动车等——任何能打破对西方技术依赖的领域。我们不再身处WTO的时代。现在是冷战2.0,服务器和硅芯片取代了潜艇和钢铁。
市场终于意识到这一点。科技风险现在就等同于地缘政治风险。NVDA的每一个波动都是台湾的一个代理。每一个中国ADR的颤动都是政治局的间接回应。这不仅仅是供需关系——这是政策与政策之间的较量。过去那些淡化关税的交易员现在正在扫描芯片流动,试图提前应对制裁和补贴。
底线是什么?商品贸易只是前戏。真正的战争是在对代码、平台和技术基础设施的控制权争夺上。在这个市场中,没有旁观者。你要么在前头应对下一个冲突,要么追逐已经过时的宏观数据。贸易战没有结束——它只是变得更聪明、更快速、并且更加战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