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在过去六十多年里一直在进行长期场景分析,但他们最新的能源展望透过ESG的迷雾,以残酷的清晰度展现出来:无论你选择哪条道路——净零理想、能源分化,还是全面关税僵局——有一件事是恒定不变的:全球能源需求将持续上升。
壳牌的首席执行官瓦埃尔·萨旺在一段虽有些过时但依然重要的彭博电视采访中直截了当地阐述了这一点。去掉修饰后,数学很简单:能源需求将在2050年前继续攀升。而在化石燃料中,液化天然气(LNG)则是明显的佼佼者。
壳牌的基本判断?全球天然气需求预计在2040年前每年增加1%。而 LNG 的需求则每年激增超过3%——意味着在未来15年内增长60%。这可不是逐步增长,而是一个在市场讨论碳信用和太阳能补贴时悄然形成的超级周期。
为什么选择LNG?因为它填补了可再生能源无法满足的空白。风能和太阳能是间歇性的,而LNG是可调度的、可扩展的,已经在亚洲的工业基础中替代了煤炭。如今,LNG占全球天然气销售的13%。壳牌预计到2040年这一比例将推向20%——在这个领域,这个增量是一个巨大的体量。
那么,这些需求来自哪里?亚洲。完毕。萨旺并没有粉饰——仅印度和中国就将对LNG进口产生重要影响。随着他们的电网多样化和能源安全在政策层面的地位不断攀升,天然气流动开始成为动态的地缘政治。当这两个巨人增加LNG渗透率时,这可不是小调整,而是结构性的浪潮。
石油并不会消失——事实上,无论净零倡导者们怎么想,它依然是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支柱之一。即使在最乐观的绿色情景下,壳牌的萨旺也明确表示:石油需求几乎没有变化。
这里有个关键点——油田的自然衰退率大约为每年5%。这意味着,仅仅要保持现状,行业就需要满负荷运转。不新增的桶?供应量将减少。而当供应在稳定或上升的需求中收紧时,你将得到一件事:价格压力。
这并不是关于需求峰值——而是关于枯竭的残酷数学。为了维持现状,我们需要一个巨大的新生产波浪,不仅仅是为了增长,而是为了防止系统落后。所以当资金源源不断地追逐太阳能电池板和氢气梦想时,真正的资金仍需要出现在原油领域。如果忽视这一点,我们将为未来可能出现的供应紧缺做好准备,而这一切将伪装成能源危机。
至于电力?萨旺表示它是能源系统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但不要仅仅想到风能和太阳能——天然气和核能将在电气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你猜怎么着?这些天然气并不完全是国内的。
总的来说:LNG正逐渐成为未来二十年的桥梁燃料——不仅仅是过渡的补充,而是能源组合中的核心基础。如果亚洲是需求的引擎,那么LNG不仅仅是商品故事——它还是一杆宏观杠杆。这不是某种ESG的附录——这是下一个战略资本周期正在形成的地方。忽视这一点自担风险。